贤商秘方网欢迎您的来访!

贤商秘方网

热门关注
风湿  颈椎病  高血压  痔疮  咳嗽  感冒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中医食疗 > 养生药粥

    时间: 2022-03-17

    【来源】《寿亲养老新书》。【配料】紫苏子15克、火麻仁15克、粳米50克。【制作方法】先将紫苏子、火麻仁洗净,捣烂如泥,加水煎2次,取药汁,再加入淘净的粳米,熬煮成粥。【功效】润肠通便。【适应证】老人体虚便秘,妇人产后大便秘结,久病体弱者大便干结艰涩。【食法】空腹食用。【食疗漫话】宋代许叔微曾记载了应用苏麻粥治病的验案。有一个贵妇人,年龄84岁,突然头痛恶心,腹部胀满,不能进食。医家采用补脾进食、治风清头目的方法,服药数日后病情反而加重。后请许叔微诊治。许医生说:“以前的治疗是错的 浏览全文 >>

    【来源】《药粥治病养生777方》。【配料】白花蛇舌草125克,白茅根125克,薏苡仁50克,红糖适量,粳米200克。【制作方法】先将前三味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取药汁,去渣后放入淘洗干净的粳米,熬煮成粥,加入红糖即可。【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抗癌。【适应证】胃癌、肠癌。【食法】每日分3次服食。【食疗漫话】白花蛇舌草味微苦甘性寒,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痈功效。含三十一烷、豆固醇、熊果酸、齐墩果酸、B-谷甾醇和香豆酸等成分。体外抗肿瘤实验表明,本品对急性淋巴细胞型、粒细胞型、单核细胞 浏览全文 >>

    时间: 2022-03-17

    【来源】《食医心镜》。【配料】火麻仁10克、粳米50克。【制作方法】先将火麻仁捣烂研碎,水滤取汁,入粳米煮稀粥。【功效】润肠通便。【适应证】胃热津枯,大便秘结,老人体虚便秘,产后便难。【食法】空腹食用。【食疗漫话】火麻仁系桑科植物大麻的种仁,产于黑龙江、辽宁、四川、江苏、浙江等地,以色黄、无皮壳、饱满者为佳品。又称大麻子、冬麻子、白麻子、麻子仁。火麻仁甘平有毒。《名医别录》说:“逐水气,利小便,破积血,复血脉,乳妇产后余疾。”唐代孟诜《食疗本草》谓:“取汁煮粥,去五脏风,润肺,治关 浏览全文 >>

    时间: 2022-03-17

    【来源】《寿亲养老新书》。【配料】黑芝麻25克、粳米100克、蜂蜜1匙。【制作方法】先将黑芝麻淘洗干净,晒干后炒熟,研细备用。次把粳米淘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熬至半熟时,放入黑芝麻、蜂蜜,拌匀,继续熬煮成粥。【功效】润肠通便、润养五脏。【适应证】治大便干燥,慢性便秘,身体虚弱头晕目眩,须发早白。【食法】分2次服食。【食疗漫话】胡麻系胡麻科植物脂麻的黑色种子,又名黑芝麻、乌麻、油麻、巨胜子等。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主产地是四川、山东、山西、河南等省。以个大、色黑、饱 浏览全文 >>

    时间: 2022-03-17

    【来源】《食疗本草》。【配料】鲜马齿苋60克、粳米100克。【制作方法】将马齿苋洗净,切成小段,备用。把米淘净,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水及马齿苋,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熬煮成粥。【功效】清热止痢、散血消肿,延年益寿。【适应证】细菌性痢疾,小儿单纯性腹泻,肠炎,产后流血。也可作抗衰老保健食品。【食法】分2次温服。【食疗漫话】马齿苋既可药用,亦可当作蔬菜食用。因其叶片形似马齿,性如苋菜,故名马齿苋。以其叶青、梗赤、花黄、根白、籽黑,又名五行草。马齿苋味酸性寒,耐干旱,再生力强,故又有酸味菜、 浏览全文 >>

    时间: 2022-03-17

    【来源】《本草纲目》。【配料】松子仁15克、粳米100克。【制作方法】将松子仁研碎,粳米淘洗干净,共置锅内,加入适量水液,熬煮成粥。【功效】润肠通便、润肺止咳、祛风泽肤。【适应证】老年气血不足、产妇或热病伤津引起的大便秘结,体虚早衰,头晕目眩,口干舌燥,干咳少痰,关节疼痛。【食法】服时加糖,作早餐或点心服食。【食疗漫话】松子是松科植物的种子,松树种类很多,松子都可食,而以红松、白皮松及华山松的种子肥大饱满,含油量高为佳品。全国各地均有出产,主产于我国东北。又名海松子、新罗松子。松子 浏览全文 >>

    时间: 2022-03-17

    【来源】《圣济总录》。【配料】乌梅15~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制作方法】先将乌梅煎取浓汁去渣,再入淘净的粳米煮粥,粥成调入冰糖,和匀即成。【功效】生津止渴、止咳止泻、安蛔止痛。【适应证】治夏季口干渴饮,虚热烦渴,盗汗,久咳久泻,胃酸缺乏,食欲不良,虫积腹痛、细菌性痢疾、胆道蛔虫症、钩虫病,牛皮癣,肠伤寒,大便出血。【食法】分2次服食。【食疗漫话】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未成熟果实,系5月间采摘青梅,按大小分开,分别炕培2~3天,再焖2~3天,果肉变黑即成。全国各地均有栽 浏览全文 >>

    时间: 2022-03-17

    【来源】《食物疗法》。【配料】紫皮大蒜30克、粳米100克。【制作方法】将大蒜去皮放入沸水中煮1~1.5分钟捞出(以蒜表面熟,里面生为合适)备用。然后把淘净的粳米放入煮大蒜的水中,加适量水煮粥,待粥已成,把蒜倒入稀粥内搅匀即可食用。【功效】止痢抗痨、降低血脂。【适应证】急慢性痢疾,肺结核,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食法】分2次服食。【食疗漫话】大蒜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大蒜有浓烈的蒜臭,味辛辣。《日华子本草》谓:“健脾胃,治肾气,止霍乱转筋腹痛,除邪祟, 浏览全文 >>

    时间: 2022-03-17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配料】生怀山药20~30克,鲜品剂量加倍。【制作方法】将山药轧细研成粉,和凉水调入锅中,文火烧煮,用筷不停搅拌,二三沸即成粥。【功效】健脾补肺、固肾止泻。【适应证】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喘,消渴及一切虚弱无力、食欲不振之证。【食法】分2次温服。服时可加白糖少许。【食疗漫话】薯蓣系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块根,早在《山海经》中即称此名,至唐代宗时,因蓣字音与唐代宗名“豫”相同而避讳,改薯药。到了宋代,宋英宗名“曙”,与“薯”同音而避讳,又改为山药。山药主产河南, 浏览全文 >>

    时间: 2022-03-17

    【来源】《保生集要》。【配料】绿茶3~10克、粳米100克。【制作方法】先用绿茶煮汁,去渣,再入淘洗干净的粳米,熬煮成稀粥。【功效】消食止痢、利尿提神、清热解渴、消脂醒酒。【适应证】过食油腻,食积不消,肠炎痢疾,头昏脑胀,多睡善寐,心烦口渴,头痛、高脂血症、肥胖病。【食法】分2次温服。【食疗漫话】绿茶为山茶科植物茶的芽叶,经加工制成。《茶谱》称“早采为茶,晚采为茗”。茶叶尚有细茶、苦茶、茶芽等不同名称。原产我国南部山地,现江苏、安徽、浙江、江西、云南、四川等地均有栽培。茶叶是我国传 浏览全文 >>

    时间: 2022-03-17

    【来源】《寿世青编》。【配料】茯苓粉30克、粳米100克。【制作方法】把粳米淘洗干净,入锅加水煮粥,粥将成再入茯苓粉,煮熟即可。【功效】健脾安神、利水渗湿。【适应证】脾虚泄泻,神疲乏力,消化不良,心悸失眠,水肿,痰多,消渴,食欲不振,慢性精神分裂症,肿瘤的辅助治疗。【食法】每日分早晚2次服食。【食疗漫话】茯苓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主要产于安徽、湖北、河南、云南等地。又称伏灵、松苓、伏苓、茯兔、云苓。以体重坚实、外皮呈褐色而略带光泽、皱纹深 浏览全文 >>

    时间: 2022-03-17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配料】生山药30克、生车前子12克。【制作方法】先将生山药轧为细末,把上两味置于锅中,加水同煮成稠粥。【功效】健脾止泻、止咳化痰。【适应证】大便泄泻,咳嗽痰多,小便不利,兼有阴虚者。【食法】1次顿服或分2次服用。【食疗漫话】本方为山西名医张锡纯经验方之一。方中山药能补益肺、脾、肾三脏,单味浓煮生山药汁能治慢性腹泻、咳喘。苜,即车前。生车前子甘寒无毒,《本草纲目》说:“导小肠热,止暑湿泻痢。”《科学的民间药草》指出车前子有“镇咳,祛痰,利尿”作用。有一位 浏览全文 >>

    时间: 2022-03-17

    【来源】《延年秘旨》。【配料】白扁豆60克、粳米100克。【制作方法】将白扁豆、粳米洗净备用。然后先煎煮白扁豆至八成熟,加入粳米,熬煮成粥。【功效】健脾止泻、消暑化湿。【适应证】脾胃虚弱,食少呕逆,夏季烦渴,暑湿泄泻,慢性泄泻。【食法】分2次服食。【食疗漫话】扁豆为豆科植物扁豆的白色种子,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于湖南、安徽、河南等地。扁豆有白色、黑色、红褐等数种,入药主要用白扁豆。《药性辨疑》:“扁豆,专清暑,故和中而止霍乱;极补脾,故治痢而蠲脓血,消水湿,治热泄。&r 浏览全文 >>

    时间: 2022-03-17

    【来源】《老老恒言》。【配料】老菱20个、粳米50克。【制作方法】先将老菱连壳煮熟,去壳,将菱肉研粉。次把粳米淘洗干净,加水煮稀粥,待粥煮成时把菱粉加入粥中,拌匀,稍加煮沸即可。【功效】益气健脾止泻。【适应证】脾虚泄泻,胃癌、子宫颈癌、食道癌、乳腺癌的辅助治疗。【食法】每日1次,温服。【食疗漫话】菱为菱科植物菱的果肉。因有棱峭的角,故名菱。俗称菱角、水菱、沙角等。生长在池塘河沼中,全国各地多有种植。菱有多种品种,有家种、野生之分,又有无角、二角、三角、四角的不同,色嫩青老黑,嫩时剥食 浏览全文 >>

    时间: 2022-03-17

    【来源】《饮膳正要》。【配料】高良姜15克、粳米100克。【制作方法】将高良姜切碎,加水煮取药汁2大碗,去药渣,然后入米煮粥。【功效】温中散寒止痛。【适应证】胃寒冷痛,腹痛泄泻,消化不良,噎膈,呕吐。【食法】每日2次,早晚空腹食用。【食疗漫话】高良姜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根茎,产于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地。药材以粗壮坚实、红棕色、味香辣者为佳品。陶弘景说:此姜始出高良郡,故得此名。又名蛮姜、海良姜。高良姜性温味辛,无毒。《医宗必读》称其能“温胃去噎,善医心腹之疼;下气除邪, 浏览全文 >>

推荐资讯>>

精彩推荐

首页 | 秘方大全 | 中医养生 | 中医食疗 | 疾病百科 | 中医特色 | 新闻动态 | 返回顶部

郑重声明:本站所有秘方均为民间、网络和书籍收集,其中部分秘方为网友无偿提供,系首次公开!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多年的精心收集整理,堪称秘方、偏方的大宝库!敬请收藏,以备不时之需,可随时查阅!

Copyright © 2008-2025 贤商秘方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12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