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哪个部位可以降压,常按10个穴位助你血压平稳
生活中,高血压是种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疾病,而且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控制血压。穴位按摩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治疗方法,以经络穴位按摩为主,其手法渗透力强,可以放松肌肉、解除疲劳、畅达气血、调和阴阳。那么,按摩哪个部位可以降压?今天就给大家介绍10个穴位,常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辅助降低血压。
按摩哪个部位可以降压
降血压按摩太溪穴、曲池穴、百会穴以及足底的涌泉穴、手臂上的内关穴,可以起到降血压的效果。太溪穴位于脚踝处,按摩太溪穴起到降肝火,调节肾脏功能,滋阴补肾,缓解低血压的作用。曲池穴位于手臂肘部,按摩曲池穴可以调节气血、疏通脉络,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血液流动,降低血压的作用。
百会穴在头顶位置,按摩百会穴需要注意力度,力度不可太大,按摩五分钟左右为宜,能改善气血、疏通经络,并起到降血压的功效。涌泉穴位于足前第2-3脚趾之间的凹陷处,通过按摩足底涌泉穴,可以起到活血的作用,起到降血压的作用。适度的按摩人体穴位,可以起到降血压的作用。
1、按摩曲池穴
曲池穴治疗肩肘关节疼痛、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急性胃肠炎等,作用很多,但最方便的用途是降血压。当血压骤升时,可通过按曲池穴来放松神经系统,使呼吸逐渐均匀,心气平和,血压便可逐渐恢复正常。平时也可通过按压此穴来平稳血压,达到预防高血压的效果。曲池穴简便定位,它位于肘横纹上,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在高血压发作的高峰期,即每天早6~10点,下午3~5点这两个时段,将右手手掌摊开,左臂微微弯曲,用右手的掌侧敲打左手的曲池穴所在处,重复多次,便可保持血压平稳。
2、按揉太溪穴
中医认为,高血压有肝阳上亢型和肝肾阴虚型。肝阳上亢的人经常面色红,脾气相对暴躁,容易着急,血压波动比较大。肝肾阴虚的人,经常觉得口渴、腰酸腿软、头晕耳鸣等,一般情况下血压波动不大。不管是肝阳上亢或者是肝肾阴虚,都是肝肾两脏的问题,肝主藏血,没有肾水的滋润,它就升发太过,血管的压力加大,血压就会升高;如果肾水充足的话,就能以柔克刚,中和肝的那份“刚性”,血管也会变得相对柔韧。血管弹性变好了,就能大大减少心脑血管发病的概率。
3、揉抹曲池穴
找准肘关节处的曲池穴,先用右手按揉,然后再用左手按揉,放置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此法的好处是,能清热、降压。
4、按揉关宽胸
用大拇指按揉内关穴,先揉左手随后再揉右手,呈顺时针方向按揉。一周为一拍,共要做32拍。其功效是舒心开胸。
5、引血脉下行
分别用左右手的拇指,按揉左右小腿的足三里穴,引血下行,旋转一周为一拍,共要做32拍。其好处在于,可健脾养胃,降低血压。
6、按摩百会穴
每个人的百会穴都位于头顶的正中央。你可用手掌紧贴百会穴呈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拍,每次至少做32拍。此法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可以宁神清脑,降低血压。
7、摩擦颈两侧
用左手掌上的大鱼际擦抹右颈部胸锁乳突肌,然后,再用右手掌擦抹左颈,一次为一拍,共需做32拍。此法的妙处在于能解除胸锁乳突肌的痉挛,并能起到降低血压的功效。
8、摩抹脑两旁
两手五指自然分开,用手掌上的小鱼际从前额向耳后按摩,两手交换使用,从前额至耳部呈孤线每行走一次为一拍,共需做32拍。此法的功效在于,能平肝息风,疏经通络,降血压、清脑。
9、按摩内关穴
内关穴是包心经上的穴位,可以改变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对很多种心脏病有保健作用,不单是调整血压。心脑血管第一保健穴位。
10、按摩太冲穴
中医说高血压是肝阳上亢造成的,那么什么穴位可以平息肝阳呢?有一个穴位,在我们的脚上,在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有一个连接的趾蹼缘,从这个地方往后(脚背)推,推的过程当中会发现有一个连接的骨头,叫趾骨。沿着这里往后推,会推到一个凹陷的地方,这个地方叫太冲穴。
“太”是大的意思。“冲”是一个冲刷的作用。所以,太冲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冲刷作用。冲刷什么呀?降低血压。
中医降压要找肝,冲刷的力量强了,肝阳下来了,血压也就跟着下来了。血压在脑子上,表现出来的症状是头晕。有人说了,那不就是头痛医脚吗?对了,高血压就是特别典型的头痛医脚的例子。
有高血压的患者,每天可以按摩太冲2~3次,每次大概100下左右,感觉微微的酸痛为度,对于调节血压很有好处。
以上这些穴位经常按压是有一定的稳定血压效果的,但毕竟功效有限,高血压患者不能盲目地抛弃降低血压的药物,应该以降压药为主,配合日常的穴位按摩保健,来达到平稳血压、减少并发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