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商秘方网欢迎您的来访!

贤商秘方网

热门关注
风湿  颈椎病  高血压  痔疮  咳嗽  感冒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中医食疗 > 食疗大全

中药天麻的功效 天麻的正确食用方法

时间:2022-03-17 14:51:05   来源:贤商秘方网

  日常生活中,天麻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食药本草。天麻有着各种各样的食用方法,那么天麻的吃法有哪些?平时可将天麻捣成粉末混合到鸡蛋里做成天麻蛋,也可以将天麻切成片炖各种汤食用可以起到滋补潜阳、降低血压等功效,也可以用天麻煮粥、泡茶、酿酒等。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天麻的正确食用方法。一起来看下吧。

  天麻的正确食用方法

  1、天麻炖猪脑

  主料:天麻15克、猪脑髓1副、枸杞几颗,辅料:姜片、料酒、花椒水、白糖、味精、香油、盐。天麻洗净,放入碗内,加入料酒、白糖上笼蒸约40分钟,取出切片。猪脑放入砂锅内,加入花椒水、葱段、姜片、盐和沸水,大火炖熟。后捞出时,洒上香油即可。适用于肝阳头痛、头晕胀痛、心烦易怒、睡眠不宁等症。

  2、天麻蛋

  天麻中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平时可将天麻高温处理,然后将其捣碎成粉末,再将其混合到鸡蛋中,按照日常蒸鸡蛋放入锅中蒸熟就可以了,可早晚适量食用,有着不错的祛风通络的功效。

  3、天麻炖鸽子

  乳鸽1只,天麻5克、枸杞几颗,辅料:生姜、香葱。将鸽子宰杀洗净,放入沸水中焯过,生姜切好,香葱洗净,天麻片放鸽上,掺入清水,用保鲜膜蒙口;上笼先大火,再用中火蒸至鸽软,吃味起锅即成。

  4、天麻酒

  天麻15g,生地15g,女贞子30g,枸杞子30g,黑芝麻15g,冰糖50g,白酒1000g。将前5味捣烂研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人白酒,密封,用文火煮沸,取下待冷,浸泡14天后去药袋加入冰糖。再加入白开水250g,即成。此酒滋肝肾,补精血,益气力,乌须发。适用于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肾虚遗精,须发早白,肠燥便秘等。饭前口服。每次10~20ml,日服3次。

  5、天麻茶

  天麻可将其高温处理后,可切片、捣粉泡茶饮用,可用80~90℃的开水泡天麻,如果水温过低,很难将营养价值释放出来,如果水温过高则会破坏天麻的营养,平时长期饮用天麻茶,可以起到缓解头痛等各种功效。

  6、天麻炖鲤鱼

  天麻25克,川芎10克,茯苓10克,鲜鲤鱼1尾(1500克),调料适量。将鲜鲤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净,盛盆;将川芎、茯苓切片,用第二次米泔水泡上,再将天麻放入泡过川芎、茯苓的米泔水中浸泡4—6小时,捞出天麻放在米饭上蒸透,切成片待用。将天麻片填入鱼头和鱼腹内,将鱼放入盆内,然后加入生姜、葱和适量清水,上笼蒸约30分钟。将鱼蒸好后,拣去葱和生姜;另用水豆粉、清汤、白糖、料酒、食盐、味精、酱油、胡椒粉、香油烧开勾芡,浇在天麻鱼头上即可。

  中药天麻的功效

  天麻息风止痉、甘平。所以无论寒热虚实均用。对温热病的热盛生风可配伍清热解毒药或前面的寒性息风止痉药,但用的不多,因为它本身无清热作用。小儿的高热惊风、中风都可用。对小儿慢惊风配伍补脾气的温补的如人参、白术这类。对破伤风,它本身能祛外风又息内风,较合适。但用的多的是肝阳化风,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平肝药。现在用它治疗高血压。平抑肝阳,是植物药就没有叫平肝潜阳,用于普通的肝阳上亢。祛风止痛。用于风湿痹证或中风,其实它也有一个通络和祛风止痛这样的功效。比较次要。现在发现它有滋养作用,益寿延年,抗氧化,抗衰老,长期使用养身保健。天麻炖肉、煲汤。

  1、祛风通络

  用于肢麻痉挛抽搐,风湿痹痛。天麻还有祛外风,通经络的作用。用治风中经络手足不遂、肢体麻木、痉挛抽搐等症,常与川芎同用,如天麻丸。用治风湿痹痛关节屈伸不利者,多与秦艽、羌活、桑枝等祛风湿药同用,如秦艽天麻汤。

  2、平抑肝阳

  用于眩晕、头痛。天麻既息肝风,又平肝阳,故为止眩晕头痛之良药。不论虚证实证,随不同配伍皆可应用,且功效显著。用治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常与钩藤、石决明、牛膝等同用,如天麻钩藤饮。用治风痰上扰之眩晕、头痛,常与半夏、白术、茯苓等同用,如半夏白术天麻汤。

  3、息风止痉

  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天麻入肝,功能息风止痉,且甘润不烈,作用平和。故可用治各种病因之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不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有定风草、治风神药之称,可见其治肝风疗效之卓著。如用治小儿急惊风,可将本品与羚羊角、钩藤、全蝎等药配伍,即钩藤饮子;用治小儿脾虚慢惊,则与人参、白术、白僵蚕等药配伍,如醒脾丸。用治破伤风痉挛抽搐、角弓反张,又与天南星、白附子、防风等药配伍,如玉真散。

关于中药天麻的功效以及天麻的正确食用方法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天麻对于头痛的治疗有特殊的功效,经常头痛的朋友可以拿天麻来泡水喝能缓解头痛哦。


精彩推荐

首页 | 秘方大全 | 中医养生 | 中医食疗 | 疾病百科 | 中医特色 | 新闻动态 | 返回顶部

郑重声明:本站所有秘方均为民间、网络和书籍收集,其中部分秘方为网友无偿提供,系首次公开!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多年的精心收集整理,堪称秘方、偏方的大宝库!敬请收藏,以备不时之需,可随时查阅!

Copyright © 2008-2025 贤商秘方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12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