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养生之道
三国蜀相诸葛亮(181~234年),千古留芳、家喻户晓。在养生方面,诸葛亮也有独到之处。首先,他认为,“治身”的关键在于“养神”。他说:“夫治国犹于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是以养神求生,举贤求安”。他在写给嗣子诸葛乔的一封信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清静无以致远”;“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在写给外甥庞涣的信中也强调:“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颖滞”,万不可“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可见,他还将“养神”与品德的修养密切联系在一起。
其次,他十分清楚“酒大伤身,气大伤人”的道理,并在此方面严加防范和大作文章。诸葛亮晚年时得次子诸葛瞻和三子诸葛怀。在诸葛瞻稍大一些时,常参加一些礼仪活动。诸葛亮惟恐他饮酒过多,伤了身子,特地给他写信说:“夫酒之设,合礼之情,适体归性,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意思是:设酒请客,为的是合于礼节,增强感情,使身体舒畅,回恢性情,酒宴后大家愉快地散席,这是最和谐的。但一定要“无致迷乱”,即千千万万不要喝到神智不清的地步。
至于“气大伤人”,诸葛亮则是一方面确保自己不生气,一方面千方百计气敌人。在《三国演义》中,东吴大都督周瑜就是被他活活气死的;老司徒王朗也是被他“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他六出祁山后,进兵五丈原,因急于同魏军决战,而魏军统帅司马懿却一直按兵不动,又开始设法气之:他将一套妇女服装盛于盒内,修书一封,遣人送至魏寨。不料,司马懿竟非等闲之辈,拆视其书,开盒观“礼”,不但没生气,还佯笑着说了句“孔明视我为夫人耶?”随后,盛情款待起使节来,致使其计落了空。
诸葛亮最成功的养生术,还是在饮食方面。在他南征孟获时,便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一是《食物纪原》载:“诸葛武侯之征孟获,人曰蛮地多邪术,须祷于神,假阴兵以助之。然蛮俗必杀人,以其首祭之,神则助之,为出兵也”。诸葛亮出于他一贯奉行的“养德”以“治身”的养生哲学,不忍“妄杀”,遂命行厨宰牛马和面为剂,塑成假人头祭之。结果,“神助之,为出兵也”。明人朗瑛在其《七修类稿》中,也写道:“馒头本名蛮头,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化为馒头也”。在《三国志》中,陈寿也谈及了这件事,也说“馒头”是诸葛亮发明的。东汉之前,面食主要是“饼”。而诸葛亮创制的“馒头”,是用“羊豚之肉,包之以面”,实际上是我们现在所吃的“包子”。诸葛亮常吃“馒头”,对他的身体健康很有益处。
二是传说诸葛亮南征孟获时,到达西双版纳,不少将士因水土不服而双目失明,大大削弱了蜀军战斗力。传说诸葛亮凭其渊博的知识,重演拿手好戏,让人设坛,自着道服,将手杖往山梁上一插。结果,手杖变成了一颗根深叶茂的茶树。患病的将士们饮过茶水,一个个恢复了视力。从此之后,当地人便学会了制茶。因诸葛亮字孔明,所以至今这一带还有人称茶树为“孔明树”,并有孔明山,还称孔明为“茶祖”,每年开一次“茶祖会”。很明显,诸葛亮本事再大,也不可能令其手杖立时变为一棵树。但从另一方面讲,说明他懂得茶的功能,并坚持饮茶以健身。
三是说他七擒孟获期间,孟获曾将他的主力部队诱至秃龙洞。此地山险岭峻,道窄路滑,常有毒蛇出没,更有瘴气弥漫。因此,许多人都染上瘟疫,情势十分危急。这时,幸亏一位老者告诉诸葛亮:“此地有哑泉、灭泉、黑泉和柔泉四眼泉水,人若饮之,无药可医;又瘴气密布,人若触之,乃可致死。”但“此去正西数里,有一隐士号‘万安隐者’,其草庵前有一仙草名‘韭叶芸香’,含一叶,瘴气不染”。诸葛亮再三感谢老者后,便亲自求助于“万安隐者”,令全军将士服食“韭叶芸香”,结果转危为安,如愿以偿。这“韭叶芸香”,乃多年生草本植物,每株九片叶子,故名九叶芸香,也称“韭叶芸香”。
不过,由于他事必躬亲,日理万机,久而久之还是“劳累过度”,导致了身体的内在平衡严重失调。正像他的使者无意中透露给司马懿的那样:“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审焉。所啖之食,日不过升”。司马懿基于“操心不经老”和“思之气结”、“伤神则死”的道理,认为他“事无巨细,每必躬亲”,必然有损寿命。于是,遂对来使说:“孔明食少事烦,命能久乎?”果然,此后不久,他便活活累死在五丈原!为此,至今仍有人感叹道:作为智慧化身的一代贤相诸葛亮,几乎达到了“完人”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