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商秘方网欢迎您的来访!

贤商秘方网

热门关注
风湿  颈椎病  高血压  痔疮  咳嗽  感冒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秘方大全 > 消化内科

13个治疗细菌性痢疾土方法

时间:2022-03-17 13:35:49   来源:贤商秘方网

   生活中,细菌性痢疾是一种很常见的肠道疾病,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般会导致患者腹痛腹泻,发热,由于很多人都对痢疾不了解,认为腹痛腹泻是吃错东西了,就没有在意,只是当肚子痛处理,往往耽误治疗,这样会引起严重后果。那么,治疗细菌性痢疾的土方法有哪些?今天给大家介绍13个细菌性痢疾土方法。

芥菜子末治噤口痢
方法:芥菜子末、面粉各等份,加温水调匀成糊状,贴小腹与脐上,如觉热难忍,即取下。

萝卜汁老姜汁治细菌性痢疾
方法:生萝卜汁2杯,生老姜汁半杯,生蜂蜜1杯,陈细茶6克(水浓煎1杯),上4样汁和匀,不需再煎,内服有效。注:各地同类方用量互有出入,但因是食品,谅无妨碍。有去蜜用糖的,也有不用糖、蜜,其余三味水煎服的。

皂荚治细菌性痢疾
方法:皂荚1枚(以盐塞其内烧存性为末)每次取1.5克放入白米粥内食用。
注:本品有毒性,使用时需注意。

花椒治细菌性痢疾
方法:花椒1撮,水煎服。又方:花椒100克研末,红白糖各50克,和为丸,约3克重,每次1丸,每天3次,治红白痢

荜澄茄广木香治细菌性痢疾
方法:荜澄茄75克,广木香15克。上二味共研细末和匀,每天3次,每次3克,温开水送下,连服3-5天。

椿根白皮治细菌性痢疾
方法:椿根白皮100克,水煎,分4次服每天2次。小儿酌用。又方:椿根皮炒炭50克,水煎分2次服;椿根皮,米泔水煎服或酒煎服;椿根绞汁和蜜服;干香椿根皮6克研末,陈酒吞服;椿根白皮煅存性,研末,每次9克;白臭椿根皮、红香椿根皮,去粗皮微焙为末,清汤打丸,每天9克。
注:此方应用地区很广,多用以治久痢、休息痢,也用于治疗赤白痢疾末期。

胡桃壳治细菌性痢疾
方法:胡桃壳适量,水煎频服。又方:用胡桃连壳,烧存性,研末,煮酒糟服,治泻痢黑色

槽树根白皮绿豆芽治细菌性病疾
方法:鲜椿树根白皮、绿豆芽、白萝卜、白糖各200克。椿树根白皮捣碎取汁,白萝绿豆芽各200克捣碎取汁,两汁一起加入白糖200克搅匀,蒸2小时即成药液。患者前晚不吃饭,次晨空腹服下。

鸦胆子治细菌性痫疾
方法:鸦胆子(打去外壳),用鸦胆子仁装入胶囊,或用龙眼肉、豆腐皮、面粉包裹每次5-10粒,开水吞服,每天3次。并另取用20粒,去皮,浸在百分之一小苏打水内2小时,做保留灌肠,留住时间越长越好。又方:鸦胆子研末去油、用面糊或米饭为丸,如绿豆大,成人每次服3-10丸,小儿1-2丸;苦参子根,切片熬水,加白糖服。
注:鸦胆子又名苦参子。此方应用地区极广,多用以治休息痢(包括阿米巴痢疾)。福建某男,9岁,因下午放学回家进食生冷食物过多,半夜突发腹泻,肚子痛。第二早上到村卫生所治疗服西药而不见效之后,后转到乡医院治疗3天仍无效。后到当地一中医处用本方治疗,当日泻止,3日后恢复正常

齿苋大蒜头防治细菌性痢疾
方法:马齿苋100克,大蒜头12个,陈细茶50克。马齿苋、陈细茶共研细末,大蒜捣成泥拌和,入米糊为丸,如龙眼核大。春末夏初时,早晚各吞1丸,连服7天。

洋葱防治细菌性痢疾
方法:洋葱捣碎,加适量开水,用纱布挤压出汁即可。为了便于服用,可加白糖调味成人每天3次,每次1克;小孩减半或酌量减少,饭后用。2岁以下小孩,不能服用。
注:肠出血、肛裂、急性胃痛等忌用。

鸦胆子治阿米巴痢疾
方法:鸦胆子取药25粒,打碎,加水煎成200毫升,清洁灌肠后作保留灌肠。
注:鸦胆子水煎液灌肠,各地多用以治疗阿米巴痢疾,也有用治菌痢的。浓度各异,由6-30克煎水不等,每次用50-200毫升。也有将鸦胆子仁数10粒,浸于1%重碳酸钠水200毫升中,2小时后取出灌肠的

叶按嫩枝叶治阿米巴痢疾
方法:大叶桉嫩枝叶5千克。上药切碎,放于锅中,加水20千克,文火煮熬2小时。去渣,再行浓缩至5000毫升,待凉,加入重碳酸钠100克,即成2%大叶桉合剂(以新鲜配制者佳)。用本合剂200毫升作保留灌肠2小时,天2次,连续7-10天为1个疗程。一般不需再用其他药物作辅助治疗。

以上就是治疗细菌性痢疾的土方法,大家可以尝试,最好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因为每个人体质和病情都不一样,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除了治疗之外,还要注意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东西,生冷的东西也要避免,要讲究个人卫生。


精彩推荐

首页 | 秘方大全 | 中医养生 | 中医食疗 | 疾病百科 | 中医特色 | 新闻动态 | 返回顶部

郑重声明:本站所有秘方均为民间、网络和书籍收集,其中部分秘方为网友无偿提供,系首次公开!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多年的精心收集整理,堪称秘方、偏方的大宝库!敬请收藏,以备不时之需,可随时查阅!

Copyright © 2008-2025 贤商秘方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12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