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商秘方网欢迎您的来访!

贤商秘方网

热门关注
风湿  颈椎病  高血压  痔疮  咳嗽  感冒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中医养生 > 名人养生

修复气虚体质,李辅仁教授有四大益气妙法

时间:2022-03-17 14:13:05   来源:贤商秘方网

修复气虚体质,李辅仁教授有四大益气妙法

气虚体质总体来说有哪些特征呢?这里详细介绍给大家:形体消瘦或偏胖,体倦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怯,面色苍白,常自汗出,动则尤甚,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脉虚弱,女子白带清稀,这些症状说明此人属于气虚体质。当然,这些是身体发出的一些警报,告诉你该补一补气了。对于如何补气,李辅仁教授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下面是他常用的一些补气法:

1.多吃一点益气健脾的食物

李教授认为,气虚体质的人最好吃一些甘温补气的食物,如粳米、糯米、小米等谷物都有养胃补气的功效。山药、莲子、黄豆、薏仁、胡萝卜、香菇、鸡肉、牛肉等食物也有补气、健脾胃的功效。人参、党参、白扁豆等中药也具有补气的功效,用这些中药和具有补气的食物做成药膳,常吃可以补益身体的正气。

在《李辅仁治疗老年病经验》这本书中,李教授还为我们推荐了两种益气食疗方,其方如下:

(1)红枣粳米粥

【材料】红枣10个,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法】粳米、红枣洗净,一同放入锅中,熬成粥,加入冰糖,搅匀即成。

【功效】健脾益气。

【适应证】脾胃虚弱,血小板减少,贫血,营养不良等症。

(2)羊肉粥

【材料】鲜羊肉150克,粳米100克,食盐、生姜、葱各少许。

【制法】羊肉洗净,切成薄片,米洗净,姜、葱切成碎末,将原料放入锅中,熬成粥,用食盐调味即成。

【功效】益气血,暖脾胃。

【适应证】阳气不足,气血亏损的恶寒怕冷,腰膝酸软等症。

2.越细碎的食物越补气

气虚体质的人,在饮食过程中还应当注意把食物弄得细碎些,这样食物的补气功效就更大了。这是因为,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通过消化系统各个器官的协调合作完成的。日常所吃的食物中,除了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可直接吸收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都是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都必须先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后,才能通过消化道内的黏膜进入血液。对于胃、肠功能相对较弱的人来说,细碎的食物更便于身体吸收其营养成分进入血液循环来滋养身体。

3.一觉闲眠百病消,补气不忘睡眠好

对于气虚体质的人来说,在所有的补气方式中,睡眠是最理想的一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当睡眠不足时,第二天就显得疲惫不堪,无精打采,工作效率低;若经过一次良好的睡眠,这些情况就会随之消失,这正是因为元气得到了补充。

科学研究证明,良好的睡眠能消除身体疲劳,使神经系统功能、内分泌功能、体内物质代谢、心血管活动、消化功能、呼吸功能等得到修整,促使身体完成自我修复,从而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所以说“一觉闲眠百病消”。

4.腹式呼吸补气法

呼吸是我们体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事,即使是在睡觉的时候,我们体内的呼吸系统依然在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在我们看来,呼吸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人只要活着就离不开呼吸,殊不知,呼吸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很大。李辅仁教授认为,腹式呼吸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补气方法。

所谓腹式呼吸,是指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压缩腹部使之凹入的呼吸法。常做腹式深呼吸运动,可使机体获得充足的氧,也能满足大脑对氧的需求,使人精力充沛。腹式呼吸运动还对胃肠道功能有极好的调节作用。许多中老年人大腹便便,极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使健康受损,寿命缩短。如坚持做腹式深呼吸,既可锻炼腹肌,消除堆积在腹部的脂肪,又能防范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其方法为:仰卧于床上,松开腰带,放松肢体,思想集中,排除杂念,也可说是进入气功态。由鼻慢慢吸气,鼓起肚皮,每口气坚持10~15秒钟,再徐徐呼出,每分钟呼吸4次。做腹式深呼吸时间长短由个人掌握,也可与胸式呼吸相结合。如能长年坚持每天做腹式深呼吸,就会收到强身延龄的奇效。

值得注意的是,在锻炼深腹式呼吸的初期,切忌急于求成地去追求呼吸的深长细缓,不要过于注意自己的呼吸,以防止出现胸闷气短、呼吸不畅、憋气等不良反应。也不要机械地随意延长呼气时间而缩短吸气时间,防止因为肺换气过度而出现头昏、头痛、疲乏等症状,甚至发生呼吸性碱中毒或酸中毒等不良后果。


上一篇:     下一篇:钱学森的简单养生法

精彩推荐

首页 | 秘方大全 | 中医养生 | 中医食疗 | 疾病百科 | 中医特色 | 新闻动态 | 返回顶部

郑重声明:本站所有秘方均为民间、网络和书籍收集,其中部分秘方为网友无偿提供,系首次公开!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多年的精心收集整理,堪称秘方、偏方的大宝库!敬请收藏,以备不时之需,可随时查阅!

Copyright © 2008-2025 贤商秘方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12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