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商秘方网欢迎您的来访!

贤商秘方网

热门关注
风湿  颈椎病  高血压  痔疮  咳嗽  感冒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中医特色 > 中医推拿

    时间: 2022-03-17

      1.头面:拇指平推两侧乔空(又作桥弓,即由耳后乳突部胸锁乳突肌前缘推至缺盆),五指拿头顶(五指所经之处为头部的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肮经和督脉循行分布处),捏拿颈项,分前额,分眉弓,点晴明,分迎香,分人中,分承浆,扫散两颞,再合推至项部,有平肝熄风、开窍醒脑等作用。   2.躯干:依次掌擦胸背、两胁肋、上腹、小腹和腰骶部。   3.上肢:推拿肩和上肢,掌擦上肢(自腕部至肩部),拿极泉、小海、曲池、合谷,理五指 浏览全文 >>

       推拿绝技“八把半锁”推拿疗法,在中国历史悠久,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无数实践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其手法之灵巧,疗效之确切,令人惊叹。   然而,自古至今,凡推拿之功,皆为私传,擅长推拿手法的医生,人数极少,而大多却是民间草医药郎。推拿中的精华,尤算开关,而真正懂得开关的则更少,此手法却是秘而不传的。有些医生光会按摩,却不懂开关,遇到危重病人就束手无策。   推拿中的推就是按摩, 浏览全文 >>

    时间: 2022-03-17

       腰部保健按摩可以舒筋通络,促进腰部气血循环,消除腰肌疲劳,缓解腰肌痉挛与腰部疼痛,使腰部活动灵活、健壮有力。  1、揉命门穴:命门穴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中,与前脐中(神阙穴)相对。右手或左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突起部(拳尖)置于命门穴上,先顺时针方向压揉9次,再逆时针方向压揉9次,如此重复操作36次。意守命门穴。每天按揉此穴,具有温肾阳、利腰脊等作用。  2、揉肾俞穴:肾俞穴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与命门穴相平。两手握拳,以食指掌指关节突起部放在两侧 浏览全文 >>

    时间: 2022-03-17

         指压四穴,是爽神健脑的好方法。其特点是不局限于大脑疲劳后再做,早晨躺在床上按摩,能起到很好的健脑作用,对一天的学习和工作大有益处。  首先是百会穴。以右手拇指放在百会穴上,其余四指支撑在前额部位,用左手压在右手腕部,以增强力量,按压时逐渐用力,由轻到重,按压约五秒钟后迅速松开手指,约三秒钟后再压下,反复做10—15次。  其次是四神脱穴。四神脱穴有四个穴位,在百会穴的前后左右各一寸处就是此穴。先将两手贴在两侧头部,用中指对左右的两个穴 浏览全文 >>

    时间: 2022-03-17

       鼻部的按摩,主要是通过疏通经络。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来达到通畅鼻道,增强五官功能,清醒头脑的目的。  鼻不但是重要的呼吸器官,而且还与口、眼、耳相通,所以古人认为只有鼻道畅通,才能进一步达到“七窍通”。  按摩时首先做通畅鼻道的训练。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用大拇指和食指提捏住鼻腔,逐渐用力向外出气,这时会感到不能呼出的气被压向两耳和两眼,待感到气达内耳后,突然放开手指,正常呼吸两三次后,再做下一次,共做三次即可。再做相反的呼吸训练,先将体内残气呼净,再用手 浏览全文 >>

    时间: 2022-03-17

     揪耳养生的具体做法是:每天早晨起床后,右手绕过头顶,向上拉左耳14次;然后左手绕过头顶,向上拉右耳14次;有空时一天可揪耳多次。也有的每天坚持按摩耳朵的穴位若干次。经常揪耳朵或按摩耳朵,能够刺激全身的穴位,使得头脑清醒,心胸舒畅,有强体祛病之功效。我国古代医家对耳朵上的保健功很有研究,认为肾开窍于耳,肾主骨,通髓海;肾又是“先天之本”,而耳是肾之外窍。所以揪双耳可以通过经络而影响肾,促进整个机体的强健。 浏览全文 >>

    时间: 2022-03-17

       我国清代医学家王清任说:“两耳通脑,听听之声归于脑。”认为耳与大脑是直接相通的。因此,对耳部的按摩可以起到清醒头脑、增进记忆、强化听力、消除疲劳的作用。掩耳呜鼓,是我国民间流传较广的健脑方法。做法是将两手掌心紧按耳孔,手指搭在脑后部,用中间三指轻轻扣击后枕部10—20次,手指按在后枕部不动,掩按耳孔的两掌心突然抬离,连续开闭10—20次,最后将两手食指或中指插入耳孔,旋转几下后突然拔出共做3—5次。然后按 浏览全文 >>

    时间: 2022-03-17

      静坐,轻闭口目,头部稍向前倾,分3步进行操作。第一步:用右手掌五指合拢至后颈,大鱼际紧贴大椎穴位置,用力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25次,后换用左手逆时针方向按摩25次,交替按摩2~3遍。第二步:用右手掌五指合拢从颈后至左侧颈部肌肉处按摩20~30次,然后换左手按摩右侧颈肌20~30次。第三步:推揉颈肌,用双手掌根至后颈同侧颈肌位置,从颈椎处按摩至后脑的位置,用两拇指和鱼际着力,一上一下,反复按摩30~50次。  颈部是人体中的一个重要部位,人的生命中枢在此与脊髓延接,支配全身 浏览全文 >>

    时间: 2022-03-17

      滚法是“滚法推拿流派”的主要手法。具有体表接触面积大、刺激力量强而且又十分柔和的特征。主要用于治疗运动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滚法对自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本不想写入本书,但因为在疾病的治疗上往往又少不了此法,所以尽可能作一简明叙述。整个手法动作是由两部份协调来共同完成:一是由前臂的旋转;二是由腕关节的屈伸而组成的复合式手技动作。其受力部位以小鱼际肌至第五、第四掌骨的背侧。   浏览全文 >>

    时间: 2022-03-17

        活动关节类手法是指对病人的肢体关节进行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牵拉等的一类手法,也称之为被动运动。其形式可根据关节的结构特点和病症治疗的需要选用。操作时病人肌肉要尽量放松,活动关节的幅度、力量要恰当。不可突然强力牵拉,以免加重肌痉挛和引起损伤。   1、摇法:术者一手固定关节的一端,一手在关节的另一端对可动关节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摇动,亦称“运法”。应用于颈、腰及四肢关节部。活动幅度较大的摇法,又称之为“盘法” 浏览全文 >>

    时间: 2022-03-17

      捶振类手法是以拍击的方式作用于机体,或使机体产生振动感应的一类手法。常用的捶振法有拍、击、叩、劈啄、振、捣、抖等手法。   1、拍法:术者手握空拳,以虚掌有节奏地拍打治疗部位。如用掌根或拳背部击打治疗部位,称为“击法”;用桑枝棒进行击打,又称“棒击法”;用空拳有节奏地击打治疗部位,称“捶法”(叩法);用手掌尺侧部击打,又称“劈法”;用合拢的五指指端敲击治疗部位,称为“啄法”;用屈曲的食指或中指的近侧指间关节的背面进行叩击,称为“捣法”。 浏览全文 >>

    时间: 2022-03-17

      捏拿类手法是以挤压提捏肌肤的方法作用于机体的一类手法。这类手法有拿法、捏法、挤法、拧法、扭法、提法、挪法、扯法、弹法、抓法、捻法等。捏拿类手法是刺激较强的手法。   1、拿法:术者用拇指和食指、中指的指腹,或用拇指和其余四指的指腹,对合紧挟治疗部位并将其肌肤提起。适用于肩背及四肢部。捏法、挤法、拧法、扭法、扯法、提法及挪法都是与拿法动作相似的手法。“捏法”是用拇指与食指或拇指与食指、中指挤捏肌肤。“挤法”、“拧法”、“扭法”、“扯法”的 浏览全文 >>

    时间: 2022-03-17

           摩擦类手法是以在肌肤表面摩擦的方法进行治疗的一类手法。其中,有些手法是使之摩擦发热,有些手法是推动气血,有些手法则是以摩擦的形式揉搓肌肤。摩擦发热的手法,主要是擦法,适用于胸腹、四肢、腰背部;推动气血的手法有摩法、开法、合法、推法、运法、刮法等,适用于头面、胸腹及四肢部;揉搓肌肤的手法有搓法、勒法、抹法、扫散法等,适用于四肢或头面等部。   1、擦法:术者将手掌紧贴于皮肤表面, 浏览全文 >>

    时间: 2022-03-17

        摆动类手法是通过腕部有节奏的摆动,使压力轻重交替地呈脉冲式持续作用于机体的一类手法,包括有一指禅推法、衮法、缠法、滚法等。   1、一指禅推法:术者将拇指的指端、指腹或桡侧偏峰置于体表,运用腕部的来回摆动带动拇指指间关节的屈伸,使压力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上。每分钟摆动一般为120-160次。本法接触面小,深透力强,可广泛应用于全身各部穴位上。   2、衮法:将手部各掌 浏览全文 >>

    时间: 2022-03-17

       按压类手法是以按压的方式作用于机体的一类手法。根据治疗需要,按压的力量有强有弱,按压的面积有大有小,按压的时间有长有短。按压类手法能应用于全身各个部位,其中按法、揉法、点法、压法、掐法、踩蹻法刺激量较强;押法、掩法、扪法、抄法、拨法刺激量较弱。   1、按法:术者将手指或掌面置于体表,逐渐用力下压的手法,属按法,也称为“抑法”。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无名指指端或指腹面按压,称为“指按法”,其中又以拇指按法较为常用;用掌根、鱼际或 浏览全文 >>

推荐资讯>>

精彩推荐

首页 | 秘方大全 | 中医养生 | 中医食疗 | 疾病百科 | 中医特色 | 新闻动态 | 返回顶部

郑重声明:本站所有秘方均为民间、网络和书籍收集,其中部分秘方为网友无偿提供,系首次公开!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多年的精心收集整理,堪称秘方、偏方的大宝库!敬请收藏,以备不时之需,可随时查阅!

Copyright © 2008-2025 贤商秘方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12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