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概述种类操作及注意事项
时间:2022-03-17 15:30:50
来源:贤商秘方网
概述
1 拔罐法的概念 拔罐法,是指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使罐的气压低于大气压,并使其吸着于病痛部、经穴处的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通过罐内负压、温热等作用产生治疗效果。
2 拔罐的特点 拔罐后,引起局部组织充血或皮下轻度的瘀血,使机体气血活动旺盛,经络通畅。因而本法具有行气止痛,消肿散结,祛风散寒,清热拔毒等作用,广泛地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各科病症。拔罐法无痛无创,使用安全,便于推广应用。
罐的种类
火罐因材料及使用方法的不同而各有所异,常用的竹罐、陶罐、玻璃罐、塑料抽气罐、多功能罐等,古代'角法'所用的兽角罐和近代的金属罐已被淘汰。
① 竹罐 用直径3~5cm坚固无损的细毛竹,截成长约6~10cm长的竹筒,一端留节作底,另一端做罐口。经锯段、去皮、取圆、锉底、作细、见光、磨口、煮管、取膜等工艺,制成管壁厚度约为2~3mm,中间呈腰鼓型的竹罐。它的优点是取材容易、制作简便、轻巧价廉、不易摔碎,缺点是容易燥裂、漏气、吸着力不大。
② 陶罐 由陶土烧制而成,罐的两端较小,中间略向外展,形同腰鼓,口径的大小不一,口径小的略短,口径大的则较长。特点是吸力大,但较重,且落地易碎。
③ 玻璃罐 采用耐热质硬的透明玻璃制成,形状如笆斗,肚大口小,口边微厚而略向外翻分大、中、小三种型号。优点是质地透明,使用时可以窥见罐内皮肤的瘀血、出血等情况,便于掌握拔罐治疗的程度。缺点也是容易破碎。
④ 抽气罐 是将罐与抽气器连结为一体。其上半部为圆柱形的抽气唧筒,下半部呈腰鼓型的罐体,穴位吸附力可随意调节,便于临床应用,又不易破损。 也可用小药瓶磨去底部代替。
拔罐法的操作
1 火罐法 是利用燃烧时消耗罐中部分氧气,并借火焰的热力使罐内的气体膨。胀而排除罐内部分空气,使罐内气压低于外面大气压(统称负压),借以将罐吸着于施术部位的皮肤上。火罐法其吸拔力的大小与罐具的大小和深度、罐内燃火的温度和方式、扣罐的时机与速度及空气在扣罐时再进入罐内的多少等因素有关。如罐具深而且大,在火力旺时扣罐,罐内热度高、扣罐动作快,下扣时空气再进入罐内少,则罐的吸拔力大;反之则小,可根据临床治疗需要灵活掌握,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 闪火法 用镊子或止血钳等挟住乙醇棉球,或用纸卷成筒条状,点燃后在火罐内壁中段绕1~2圈,或稍作短暂停留后,迅速退出并及时将罐扣在施术部位上,即可吸住。此法比较安全,不受体位限制,是较常用的拔罐方法,须注意操作时不要烧罐口,以免灼伤皮肤。
② 投火法 将纸折成宽筒条状,点燃后,投入罐内,然后迅速将罐扣在施术部位。此法适用于侧面拔,需注意将纸投入罐内时,未燃的一端应向下。若燃烧后罐内剩余纸筒条的长度大于罐口直径稍多时,此法即便是用于仰卧位拔罐,也不致灼伤皮肤。
③ 贴棉法 用直径约为2cm左右的棉花片,厚薄适中,浸少量75%~95%的乙醇,贴在罐内壁的中段,以火柴点燃,扣在施术部位上,即可吸住。此法多用于侧面拔,需防乙醇过多、滴下烫伤皮肤。
2 水罐法 一般是先用5~10枚完好无损的竹罐,放在锅内,加水煮沸,用镊子将罐口朝下夹出,迅速用凉毛巾紧扪罐口,立即将罐扣在应拔部位,即能吸附在皮肤上。放入适量的祛风活血药物,如羌活、独活、当归、红花、麻黄、艾叶、川椒、木瓜、川乌、草乌等,即称药罐,多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等症。
3 抽气法 先将备好的抽气罐紧扣在需拔罐的部位上,用抽气筒将罐内的空气抽出,使之产生所需负压,即能吸住,此法适用于任何部位拔罐。
4 拔罐法的运用举例
①闪罐法 适应于肌肉比较松弛,吸拔不紧或留罐有困难处,以及局部皮肤麻木或功能减退的虚证患者。其操作方法是:将罐子拔上后立即取下,如此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为度。需注意闪罐大多采用火罐法,且所用的罐不宜过大。
②留罐法 又称坐罐法,拔罐后将罐留置一定时间,一般留置5~15min。罐大吸拔力强的应适当减少留罐时间,夏季及肌肤薄处,留罐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起泡损伤皮肤。
③走罐法 又名推罐法、飞罐法,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部、大腿等处。须选口径较大的罐,罐口要求平滑较厚实,最好选用玻璃罐,先在罐口涂一些润滑油脂或在走罐所经皮肤上涂以润滑油脂,将罐吸拔好后,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料,即推动方向的后边着力,前边略提起,慢慢向前推动,这样在皮肤表面上下或左右或循经,来回推拉移动数次,至皮肤潮红为度。
④ 药罐法 常用的药罐法有两种。 煮药罐 将配制好的药物装入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清水煮至适当浓度,再把竹罐放入药液内煮15min。使用时,按水罐法吸拔在治疗部位上,多用于风湿痛等病症。常用药物处方为麻黄、艾叶、羌活、防风、秦艽、木瓜、川椒、生乌头、曼陀罗花、刘寄奴、乳香、没药各10克。
贮药罐 在抽气罐内事先盛贮适量的药液,常用的有辣椒水、两面针酊、生姜汁,或根据病情配制的药液等,然后按抽气罐的操作法拔罐,如使用无底青霉素药瓶一类的抽气罐,可用注射器将药液在拔好罐后注入罐内。也可在玻璃火罐内盛贮适量药液,然后按火罐法吸拔在皮肤上。此法常用于风湿痛、哮喘、咳嗽、感冒、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牛皮癣等。
⑤ 针罐法 先在选定的穴位上施行针刺,待达到一定的刺激量后或按病情需要施以补泻手法后,将针留在原处,再以针刺处为中心,拔上火罐。如再与药罐结合,称为'针药罐',多用于风湿病等。
⑥ 刺血(刺络)拔罐法 先用三棱针或陶瓷片、粗毫针、小眉刀、皮肤针、滚刺筒等,按病变部位的大小和出血量要求或按刺血法要求,刺破小血管,然后拔以火罐,以此可加强刺血法的疗效。此法应用较广泛,多用于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神经性皮炎、痤疮、皮肤瘙痒症、丹毒、哮喘、坐骨神经痛。施用本法需注意,不可在大血管上行刺血拔罐法,以免造成出血过多。
5 起罐法 起罐亦称脱罐。用一手拿住火罐,另一手将火罐口边缘的皮肤轻轻按下,或将火罐特制的进气阀拉起,待空气缓缓进入罐内后,罐即落下。切不可硬拔,以免损伤皮肤。若起罐太快,易造成空气快速进入罐内,则负压骤减,易使患者产生疼痛。
拔罐时注意事项
① 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骨胳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用。
② 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
③ 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勿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④ 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
1 拔罐法的概念 拔罐法,是指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使罐的气压低于大气压,并使其吸着于病痛部、经穴处的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通过罐内负压、温热等作用产生治疗效果。
2 拔罐的特点 拔罐后,引起局部组织充血或皮下轻度的瘀血,使机体气血活动旺盛,经络通畅。因而本法具有行气止痛,消肿散结,祛风散寒,清热拔毒等作用,广泛地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各科病症。拔罐法无痛无创,使用安全,便于推广应用。
罐的种类
火罐因材料及使用方法的不同而各有所异,常用的竹罐、陶罐、玻璃罐、塑料抽气罐、多功能罐等,古代'角法'所用的兽角罐和近代的金属罐已被淘汰。
① 竹罐 用直径3~5cm坚固无损的细毛竹,截成长约6~10cm长的竹筒,一端留节作底,另一端做罐口。经锯段、去皮、取圆、锉底、作细、见光、磨口、煮管、取膜等工艺,制成管壁厚度约为2~3mm,中间呈腰鼓型的竹罐。它的优点是取材容易、制作简便、轻巧价廉、不易摔碎,缺点是容易燥裂、漏气、吸着力不大。
② 陶罐 由陶土烧制而成,罐的两端较小,中间略向外展,形同腰鼓,口径的大小不一,口径小的略短,口径大的则较长。特点是吸力大,但较重,且落地易碎。
③ 玻璃罐 采用耐热质硬的透明玻璃制成,形状如笆斗,肚大口小,口边微厚而略向外翻分大、中、小三种型号。优点是质地透明,使用时可以窥见罐内皮肤的瘀血、出血等情况,便于掌握拔罐治疗的程度。缺点也是容易破碎。
④ 抽气罐 是将罐与抽气器连结为一体。其上半部为圆柱形的抽气唧筒,下半部呈腰鼓型的罐体,穴位吸附力可随意调节,便于临床应用,又不易破损。 也可用小药瓶磨去底部代替。
拔罐法的操作
1 火罐法 是利用燃烧时消耗罐中部分氧气,并借火焰的热力使罐内的气体膨。胀而排除罐内部分空气,使罐内气压低于外面大气压(统称负压),借以将罐吸着于施术部位的皮肤上。火罐法其吸拔力的大小与罐具的大小和深度、罐内燃火的温度和方式、扣罐的时机与速度及空气在扣罐时再进入罐内的多少等因素有关。如罐具深而且大,在火力旺时扣罐,罐内热度高、扣罐动作快,下扣时空气再进入罐内少,则罐的吸拔力大;反之则小,可根据临床治疗需要灵活掌握,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 闪火法 用镊子或止血钳等挟住乙醇棉球,或用纸卷成筒条状,点燃后在火罐内壁中段绕1~2圈,或稍作短暂停留后,迅速退出并及时将罐扣在施术部位上,即可吸住。此法比较安全,不受体位限制,是较常用的拔罐方法,须注意操作时不要烧罐口,以免灼伤皮肤。
② 投火法 将纸折成宽筒条状,点燃后,投入罐内,然后迅速将罐扣在施术部位。此法适用于侧面拔,需注意将纸投入罐内时,未燃的一端应向下。若燃烧后罐内剩余纸筒条的长度大于罐口直径稍多时,此法即便是用于仰卧位拔罐,也不致灼伤皮肤。
③ 贴棉法 用直径约为2cm左右的棉花片,厚薄适中,浸少量75%~95%的乙醇,贴在罐内壁的中段,以火柴点燃,扣在施术部位上,即可吸住。此法多用于侧面拔,需防乙醇过多、滴下烫伤皮肤。
2 水罐法 一般是先用5~10枚完好无损的竹罐,放在锅内,加水煮沸,用镊子将罐口朝下夹出,迅速用凉毛巾紧扪罐口,立即将罐扣在应拔部位,即能吸附在皮肤上。放入适量的祛风活血药物,如羌活、独活、当归、红花、麻黄、艾叶、川椒、木瓜、川乌、草乌等,即称药罐,多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等症。
3 抽气法 先将备好的抽气罐紧扣在需拔罐的部位上,用抽气筒将罐内的空气抽出,使之产生所需负压,即能吸住,此法适用于任何部位拔罐。
4 拔罐法的运用举例
①闪罐法 适应于肌肉比较松弛,吸拔不紧或留罐有困难处,以及局部皮肤麻木或功能减退的虚证患者。其操作方法是:将罐子拔上后立即取下,如此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为度。需注意闪罐大多采用火罐法,且所用的罐不宜过大。
②留罐法 又称坐罐法,拔罐后将罐留置一定时间,一般留置5~15min。罐大吸拔力强的应适当减少留罐时间,夏季及肌肤薄处,留罐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起泡损伤皮肤。
③走罐法 又名推罐法、飞罐法,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部、大腿等处。须选口径较大的罐,罐口要求平滑较厚实,最好选用玻璃罐,先在罐口涂一些润滑油脂或在走罐所经皮肤上涂以润滑油脂,将罐吸拔好后,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料,即推动方向的后边着力,前边略提起,慢慢向前推动,这样在皮肤表面上下或左右或循经,来回推拉移动数次,至皮肤潮红为度。
④ 药罐法 常用的药罐法有两种。 煮药罐 将配制好的药物装入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清水煮至适当浓度,再把竹罐放入药液内煮15min。使用时,按水罐法吸拔在治疗部位上,多用于风湿痛等病症。常用药物处方为麻黄、艾叶、羌活、防风、秦艽、木瓜、川椒、生乌头、曼陀罗花、刘寄奴、乳香、没药各10克。
贮药罐 在抽气罐内事先盛贮适量的药液,常用的有辣椒水、两面针酊、生姜汁,或根据病情配制的药液等,然后按抽气罐的操作法拔罐,如使用无底青霉素药瓶一类的抽气罐,可用注射器将药液在拔好罐后注入罐内。也可在玻璃火罐内盛贮适量药液,然后按火罐法吸拔在皮肤上。此法常用于风湿痛、哮喘、咳嗽、感冒、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牛皮癣等。
⑤ 针罐法 先在选定的穴位上施行针刺,待达到一定的刺激量后或按病情需要施以补泻手法后,将针留在原处,再以针刺处为中心,拔上火罐。如再与药罐结合,称为'针药罐',多用于风湿病等。
⑥ 刺血(刺络)拔罐法 先用三棱针或陶瓷片、粗毫针、小眉刀、皮肤针、滚刺筒等,按病变部位的大小和出血量要求或按刺血法要求,刺破小血管,然后拔以火罐,以此可加强刺血法的疗效。此法应用较广泛,多用于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神经性皮炎、痤疮、皮肤瘙痒症、丹毒、哮喘、坐骨神经痛。施用本法需注意,不可在大血管上行刺血拔罐法,以免造成出血过多。
5 起罐法 起罐亦称脱罐。用一手拿住火罐,另一手将火罐口边缘的皮肤轻轻按下,或将火罐特制的进气阀拉起,待空气缓缓进入罐内后,罐即落下。切不可硬拔,以免损伤皮肤。若起罐太快,易造成空气快速进入罐内,则负压骤减,易使患者产生疼痛。
拔罐时注意事项
① 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骨胳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用。
② 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
③ 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勿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④ 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