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的原因、症状、诊断、治疗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固体内储存家缺乏影响血红素合成导致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本病临床表现有头晕眼花、疲乏耳鸣、心悸力气短等一般贫血症状,此外还可有营养障碍 如指甲扁平不光整、脆薄而易裂、反甲;皮肤干燥、发皱和萎缩 毛发干燥和脱落等。婴儿可发生肝。脾、淋巴结肿大和四肢浮肿。妇女常有月经不调。肠胃道反应有食欲减退、嗳气恶心、腹胀和腹泻等,严重者可有吞咽困难、舌尖及口角皱裂等。引起缺铁的原因有长期慢性失血,如痔疮出血、月经过多、肠胃道出血、钩虫病等:儿童生长发育或妇女妊娠期铁质需要量增加;日常饮食中缺乏铁质,以及早产儿的先天性铁质贮存不足等。
本病诊断主要依据有缺铁性贫血的症状,血象检查特征是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位改变,白细胞及血小板一般无明显变化。血清铁减少(<50微克/分升),血清总结合力增高(>400单位/分升。骨髓象提示骨髓增生活跃,红细胞系统细胞增多,粗细胞系统细胞与巨核细胞等系统无异常。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以去除致病原因为主。如驱虫治疗或手术根治溃疡病,口服铁剂和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本病在中医学中属“血虚”、“虚黄”、“黄肿”等范畴,与脾、肾最为密切。脾胃为后天之本,能运化水谷精微,养心化血,脾虚失运亦可导致气血俱虚,血不能濡养头身而头晕眼花、疲乏耳鸣;血不能养心而出现心悸气短。脾与肾关系密切,如肾阳不足,命火衰微,脾则不能生化,反之,脾功能失调,亦会加重肾脏亏损,脾肾阳虚、精血不能濡养全身,而出现指甲脆裂、皮肤干燥发皱和萎缩,毛发干燥和脱落。治宜培补脾肾,养血益气。(施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