箍围消散法
用药物外敷治疗痈疡,早在《周礼》中就有“疡医下士八人,掌肿疡、溃疡之祝药劀杀齐”的记载,其中祝药即敷药。以后,对此法历代都有论述,对其认识不断深入,应用也逐渐广泛。宋代《太平圣惠方》中称其为“敷贴”、“贴办”;明代的《外科启玄》,统称作“敷药”,而《疮疡经验全书》则明确具体地把它叫做“围药”,以别于一般的敷药;清代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专辟“围药论”,阐述其作用:“凡毒之所最忌者,散大而顶不高,……惟围药能截之,使之不并合,则周身之火毒不至矣;其已聚之毒不能透出皮肤,势必四布为害,惟围药能束之,使不散漫”。前人在医疗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围药方剂,而自明代《证治准绳•疡医》以下,如《医学入门》、《外科正宗》、《外科启玄》等外科专著,大都以洪宝膏(一称抑阳膏,为金黄散之前身)、冲和膏(一称阴阳散)、回阳玉龙膏(一称抑阴散)作为代表方剂。清以后,这三首方一直为外科临床医家治用,成为箍围消散法的基本代表方药。
【操作方法】
一、根据外疡性质用药
阳证选用性味寒凉,清热消肿,散瘀化痰的药物;阴证选用性味温热,温经活血,散寒化痰之品;半阴半阳证选用药性平和,行气疏风,活血定痛,散瘀消肿的药物。
二、根据病情性质与阶段的不同选用相应的调制液体
一般阳证多用菊花汁、银花露或冷茶汁调制;阴证多以醋、酒调敷;半阴半阳证多用葱、姜、韭捣汁或用蜂蜜调。目前临床上对阳证及半阴半阳证常以凡士林调制成油膏使用。
三、敷贴法
1.凡用于外疡初起或炎性包块者,宜敷满整个病变部位。
2.若毒已积聚,或溃后余肿未消,宜敷于患处四周,中央不敷药。
3.敷贴应超过肿势范围,敷药要有一定的厚度,并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
【主治病症】
一、瘿病
散瘿散(《外科证治全书》) 芫花、大戟、甘遂等份,甘草量自定。将甘草煎膏,以笔涂患部四周,3次后另用芫花、大戟、甘遂等分研末醋调,另用笔涂患之中心,勿近甘草膏。次日缩小,复用甘草膏涂其中,将芫花、大戟、甘遂末涂其外,二药俱不可相近。每日涂敷,自然缩愈。功能理气化痰散结。主治气郁痰聚型瘿病。
二、酒皶鼻、粉刺
颠倒散(《医宗金鉴》) 大黄、硫磺各等份。将上药研为细末,以茶叶水调成糊状,按箍围药敷贴方法敷患处,每日1次,5次为l疗程。功能疏风清热,解毒活血。主治酒皶鼻、粉刺。
三、骨槽风
1.回阳玉龙膏(《外科正宗》) 草乌、干姜各90g,赤芍、白芷、制南星各30g,肉桂15g。上药共研细末,取药粉适量,用陈酒调成糊状,按箍围药用法涂敷腮颊肿处,外用纱布固定。敷药略干后,宜用陈酒湿润,以助药力,每日换药1次。功能温经散寒通络。主治阴寒未溃之骨槽风。
2.雄麝金黄膏(《中医外科学》中国中医研究院主编) 金黄膏、雄麝散各适量。将雄麝散掺入金黄膏内,按箍围药法敷腮颊肿处,外用纱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功能疏风清热,活血消肿。主治风火证未溃之骨槽风。